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的要求以及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判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申请资质认定或已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在其检测活动中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判定。
Title:Qualification Recognition for Testing and Inspection Organizations - Part 10: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n Conformity Assessment of Test Resul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327.10-2023是陕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中处理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符合性判定的相关要求。以下是对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5.1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GB/T 27418的要求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这包括识别影响测量结果的所有因素,如设备、环境条件和人员操作等,并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例如,对于温度测量,需考虑温度计精度、环境温湿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5.2 不确定度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所有不确定度分量及其合成方法。不确定度分量可以是随机效应或系统效应引起的,需明确区分。例如,在重量测定中,天平精度和样品吸湿性都可能是不确定度来源。报告时要给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和扩展不确定度U,通常取包含因子k=2。
5.3 符合性判定准则
当检测结果位于限值范围内且其扩展不确定度覆盖限值时,应判定为符合。例如,若某项指标限值为(10±0.5)g/L,而检测结果为10.3g/L,U=0.4g/L,则由于U小于限值范围的一半,可判定为符合。
5.4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多参数综合判定的情况,应分别计算各参数的不确定度并综合考虑。若不确定度较大导致无法明确判定,应采取补充检测或其他验证手段。例如,食品中多项污染物同时超标时,需逐一评估每项指标的不确定度影响。
5.5 持续改进
机构应定期评审不确定度评定过程的有效性,必要时更新评定方法。可通过参与能力验证、比对实验等方式验证评定结果的合理性。例如,参加国家级能力验证计划,将验证结果与自身评定结果对比分析。
5.6 文件管理
相关程序文件和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保留至资质认定周期结束。包括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检测原始数据、不确定度评定依据等。这些文件应在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时可供查阅。
5.7 培训要求
应对涉及不确定度评定和符合性判定的人员开展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应涵盖不确定度理论基础、评定流程、实际案例分析等方面。
通过遵循上述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测量不确定度问题,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满足资质认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