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证明”场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指标框架、具体指标要求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开展“无证明”场景建设的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No Certificate\" Scenario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无证明”场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DB3711/T 144-2023)于2023年正式发布,为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该标准从服务对象体验、数据共享与应用等多维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服务对象满意度”是一个核心考量因素。标准明确要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服务对象的真实反馈,确保评价结果具有代表性。例如,在计算满意度时,不仅要关注正面评价的比例,还应分析具体问题点,如办事流程是否繁琐、工作人员态度是否友好等。这实际上是在引导各场景建设单位不仅要注重表面的便捷性,更要深入理解并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和痛点。
另一个重点是“数据共享与应用”。标准强调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对于实现“无证明”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确保不同部门间的信息能够实时交互。同时,还提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数据完整率、准确率等指标。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各参与方需严格遵循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的标准规范,避免因数据质量问题导致的服务中断或错误。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安全保障措施。在数据安全方面,明确规定要采取加密技术保护敏感信息,并定期开展安全审计。这不仅是为了防止数据泄露,也是为了增强服务对象对“无证明”服务的信任感。另外,关于隐私保护,标准指出应当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即仅收集和使用完成特定任务所必需的个人信息,不得过度索取。
最后,标准鼓励创新应用新技术手段来提升服务水平。比如,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不可篡改,或者借助人工智能优化审批流程。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能进一步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总之,《“无证明”场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多个方面的细致规定,为构建高效便捷、公平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贯彻执行各项要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