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要求、服务流程、监督检查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及相关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ocialized Services in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9-2022《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是山东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用菌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社会化服务”、“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核心概念。例如,“社会化服务”是指由独立于生产者之外的专业机构或个人提供的服务活动,而“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特指为食用菌生产提供的一系列专业服务。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服务内容和技术要求提供了理论基础。
服务内容
标准规定了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物资供应服务、病虫害防治服务等。其中,技术服务强调了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则要求服务机构及时向种植户传递市场信息、技术动态等;物资供应服务需确保所供物资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病虫害防治服务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
服务质量要求
服务质量是衡量服务好坏的重要指标。标准提出,服务组织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并且在服务过程中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对于技术人员,要求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并经过专业培训;对于设备设施,要求定期维护保养以保证正常运转;对于记录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服务档案,详细记载每次服务的具体情况。
监督与评价机制
为了保障服务质量,标准还建立了监督与评价体系。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服务组织进行不定期检查,核实其是否按照规定开展业务;另一方面,鼓励服务对象参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服务水平。
结语
总之,《食用菌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框架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也为其他类似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在实践中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