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潍坊市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与管理、党内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潍坊市内中小学校的基层党建工作。
Title:Work Standards for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Weifang C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潍坊市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标准》(DB 3707T 3—2019)是指导潍坊市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以下选取若干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组织设置规范化
该标准明确要求学校党组织应按期换届,支部委员会任期一般为三年。这表明党组织建设需具备持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工作连续开展。同时规定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学校应设立党总支,超过100人的应成立党委。这种分层设置有助于根据不同规模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党建资源,增强组织效能。
二、队伍建设专业化
标准强调党组织书记应由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并定期参加上级党组织举办的集中培训。这一规定旨在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使其既能胜任思想政治工作又能推动教育教学发展。此外还要求建立后备干部队伍,注重从优秀教师中选拔培养,保持队伍活力。
三、制度执行严格化
在组织生活方面,明确规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这些具体要求保证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对“三会一课”制度提出细化措施,如明确会议内容、记录要求等,促使制度真正落地见效。
四、作用发挥实效化
标准特别指出学校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例如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方式,激励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要求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倾听师生诉求,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五、保障措施体系化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标准从经费保障、阵地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安排。比如规定学校应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将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潍坊市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标准》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地教育特点,构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党建工作框架,对于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