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美白对虾苗种盐化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设施设备、盐化培育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南美白对虾苗种的盐化培育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linization Cultivation of Whiteleg Shrimp F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22-2022《南美白对虾苗种盐化培育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南美白对虾的苗种培育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苗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经过检疫合格、健康无病害的亲虾作为种源。亲虾需具备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和繁殖能力,体重应在80克以上。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群质量,避免因亲虾健康问题导致后代品质下降。
2. 培育水质管理
水质是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强调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pH值控制在7.8至8.6之间,氨氮浓度不超过0.5mg/L。通过定期监测并调整水质参数,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促进幼虾健康成长。
3. 盐度梯度设置
为了模拟自然环境变化,标准提出采用逐步增加盐度的方法进行盐化处理。初始阶段盐度设定为5‰,之后每隔两天提高1‰直至达到目标值(通常为25‰)。此过程有助于提高幼虾适应不同盐度条件的能力,增强其生存率。
4. 饲料投喂
合理安排饲料投喂量与频率对于保证营养供给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每天分三次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每次投喂量约为池塘总生物量的3%-5%,并根据实际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此外,在幼虾快速生长期可适量添加维生素C等添加剂以提升免疫力。
5. 疾病防控
严格执行消毒措施是防止病原传播的有效手段。标准指出,在每次换水前后均需使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养殖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一旦发现患病个体立即移除,并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及解析,全面掌握还需仔细研读整个文件。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