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荆楚粮油富硒大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荆楚地区生产的稻谷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富含硒元素的大米产品。
Title:THBLS 0002-2024 Jingchu Edible Oil and Grain Selenium-Rich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BLS 0002-2024《荆楚粮油 富硒大米》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规范,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富硒大米的生产、加工及质量检测。在该标准的新旧版本对比中,有一项关键变化特别值得关注,即对“硒含量”的具体要求。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行业对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更高追求,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提升。
硒含量指标的变化及其应用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HBLS 0002-201X)中,关于富硒大米的硒含量规定较为宽泛,通常设定一个较低的下限值,并没有明确的上限限制。这种设置虽然便于企业达标,但可能无法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因为过高的硒含量对人体健康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新版标准(THBLS 0002-2024)对此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富硒大米的硒含量范围,一般设定为每公斤30微克至80微克之间。这一调整基于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消费情况,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并重。具体来说:
1. 安全性的考量:人体每日硒摄入量的安全范围大约在50微克到200微克之间。新版标准通过设定合理的上限值,避免了因产品硒含量过高而导致的潜在健康风险。
2. 营养价值的保证:适量的硒元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因此,将最低限设为30微克,可以有效保证富硒大米的基本营养价值。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确保富硒大米符合新版标准的要求,在实际生产和检测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原料选择:优先选用富含有机硒的稻谷品种,同时结合土壤改良技术,如施用含硒肥料,来增加稻谷中的天然硒含量。
- 加工过程控制:在碾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硒流失,采用低温轻碾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留大米中的硒成分。
- 质量检测: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或其他精确度较高的检测手段定期监测成品中的硒含量,确保其始终处于规定的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富硒大米达到THBLS 0002-2024标准的要求,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需求。这不仅是对生产企业的挑战,也是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