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荆楚粮油杂粮挂面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种或多种杂粮粉,经配料、和面、熟化、压延、切条、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杂粮挂面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Jingchu Grain and Oil Coarse Cereal Nood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荆楚粮油杂粮挂面的新旧标准差异解析——以“原料要求”为例
在THBLS 0001-2024《荆楚粮油 杂粮挂面》新标准中,“原料要求”是一个核心条款。与旧版相比,这一部分的变化尤为显著,对生产企业和质量监管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将围绕这一条款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其具体应用方法。
新旧标准的主要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杂粮挂面的原料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了“选用优质小麦粉为主料”,而对于杂粮的比例和种类未作明确规定。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杂粮挂面必须包含至少30%的杂粮成分,并列举了允许使用的杂粮种类,如燕麦、荞麦、玉米、小米等。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原料产地和品质的严格要求,确保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
“原料要求”的应用方法
1. 杂粮比例的控制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精确计算杂粮的添加量。例如,如果一款杂粮挂面的总重量为500克,那么杂粮成分必须达到至少150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配料流程,通过电子秤等精密设备对每批次原料进行称量和记录。
2. 杂粮种类的选择
新版标准允许使用多种杂粮,但并非所有杂粮都适合用于挂面生产。企业在选择原料时,需综合考虑杂粮的物理特性(如硬度、吸水性)和化学特性(如蛋白质含量)。例如,荞麦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因其含水量较低,可能影响面团的延展性,因此需要适当调整配方中的水分比例。
3. 原料品质的把控
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杂粮原料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这意味着企业在采购时需要严格筛选供应商,检查原料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同时,企业还需定期送检原料,确保其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
“原料要求”是荆楚粮油杂粮挂面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新版标准通过细化杂粮比例、明确杂粮种类和加强原料品质管理,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理解和正确应用这一条款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杂粮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