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用甲醇燃料的应用原则、技术要求、安全管理及环保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使用车用甲醇燃料的机动车及相关设施。
Title: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Methanol Fuel in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41—2023《车用甲醇燃料应用指南》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车用甲醇燃料应用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车用甲醇燃料的使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旨在保障车用甲醇燃料的质量和安全。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甲醇为主要成分的车用燃料,包括但不限于M15、M35、M85等不同比例的甲醇汽油调和燃料。这些燃料主要用于点燃式发动机车辆,如轿车、客车等。
二、技术要求
1. 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和悬浮物。
2. 密度:在20℃条件下,密度应在650kg/m³至750kg/m³之间。
3. 馏程:初馏点不应低于60℃,终馏点不应高于200℃。
4. 腐蚀性:铜片腐蚀等级不大于1级。
5. 水分:体积分数不大于0.1%。
6. 硫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0.01%。
7. 苯含量:体积分数不大于1%。
8. 氧化安定性:诱导期不小于5小时。
9. 甲醇含量:质量分数应符合产品标示值,允许偏差±2%。
10. 其他添加剂: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三、试验方法
1. 外观:采用目视法检查。
2. 密度:按照GB/T 1884-2000《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的规定执行。
3. 馏程:按照GB/T 255-1977(1988)《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的规定执行。
4. 腐蚀性:按照SH/T 0023-1990《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的规定执行。
5. 水分:按照GB/T 260-1988《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的规定执行。
6. 硫含量:按照GB/T 17040-2008《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规定执行。
7. 苯含量:按照GB/T 30512-2014《车用汽油中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的规定执行。
8. 氧化安定性:按照SH/T 0175-2004《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加速氧化法)》的规定执行。
9. 甲醇含量:按照GB/T 33647-2017《车用甲醇燃料中甲醇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的规定执行。
10. 其他添加剂:按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四、检验规则
1. 组批与抽样:每批次产品为一个检验单位,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2. 判定规则:各项指标均合格时判定为合格品;若有任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品。
3. 复检:对不合格项目可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维持原判定结果。
五、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 标志:应在包装容器上清晰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等信息。
2. 包装:应采用专用容器密封包装,并确保容器清洁干燥。
3. 运输:装卸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碰撞;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防晒。
4. 储存: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储存温度不宜超过40℃,且不得与氧化剂、酸类物质混存。
六、注意事项
1. 使用前应对车辆燃油系统进行清洗,防止残留杂质影响燃烧效果。
2. 加注时应缓慢操作,避免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事故。
3. 在寒冷地区冬季使用时需注意防冻措施,必要时添加防冻剂。
4. 定期检查燃油滤清器和喷油嘴等工作部件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切勿强行继续使用以免造成更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