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工程智慧工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绿色施工、设备管理、BIM应用及数据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智慧工地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235—2023 建筑工程智慧工地技术规程》是广州市发布的关于智慧工地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智慧工地总体要求
标准在第4章明确指出,智慧工地应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管理流程信息化和决策支持智能化。特别强调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收集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包括人员、材料、机械等信息。这一要求旨在打破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信息孤岛现象,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
二、人员管理
在第5.1节中规定,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具有唯一标识的智能安全帽或电子胸卡,并且这些设备需具备定位功能。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工人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工人的基本信息、技能水平以及培训情况。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效率,还能有效保障工人权益。
三、机械设备管理
第6章对建筑机械的管理提出了具体指导。首先提到要安装GPS/北斗卫星定位装置于大型施工机械上,以便于监控其运行状态及位置信息;其次对于特种作业车辆如塔吊、升降机等,则需要配置远程监控系统,确保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最后还建议采用无人机巡检代替人工检查高空设备,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风险。
四、环境监测
针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标准在第7章中特别强调了扬尘噪声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在工地周边设置自动喷淋降尘装置,在主要出入口安装洗轮机清洗进出车辆轮胎;同时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及时获取PM2.5、PM10浓度值,并将数据上传至监管平台。另外也鼓励使用新能源机械设备以减少碳排放量。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上它涵盖了更多细节如视频监控、物资追踪等多个领域。通过贯彻执行此标准,可以大大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