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客家菜职业技能培训的服务要求、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场地设施、培训管理及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客家菜职业技能培训的服务机构。
Title:Kejia Cuisin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6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3T 40-2023《客家菜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客家菜职业技能培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确保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培训对象的界定。标准明确指出,培训对象应为有意从事或提升客家菜烹饪技能的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厨师、餐饮从业人员以及对客家菜感兴趣的社会人士。这表明培训不仅面向专业厨师,也涵盖普通爱好者,体现了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其次,在培训内容方面,标准要求课程设置必须涵盖客家菜的基本知识、历史渊源、风味特点以及代表性菜品制作等内容。例如,对于经典菜品如盐焗鸡、梅菜扣肉等,需详细介绍其选材、刀工处理、调味技巧及火候控制等细节。这种详尽的内容安排有助于全面提高学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再者,关于师资力量的要求。标准强调,培训讲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至少拥有五年以上相关领域的从业经历,并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口碑。同时,鼓励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手把手指导让学员更直观地掌握技艺要点。
此外,还特别提到培训环境的重要性。标准规定,培训机构需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工作间,配备齐全的设施设备,并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保障学员的人身安全。
最后,关于考核评估机制。标准提出,培训结束后应组织统一考试,采用笔试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成绩。成绩合格者将颁发结业证书,而表现优异者可推荐至知名餐饮企业实习或就业。这一措施既是对学员努力的认可,也为行业输送了优质人才。
综上所述,《客家菜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对培训过程进行了严格规范,旨在推动客家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