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蓝莓种植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准备、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蓝莓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ueberr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416T 20-2023《蓝莓种植技术规程》是广东省河源市地方标准,对蓝莓的栽培管理提供了规范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园地准备
标准规定,蓝莓种植应选择土壤pH值在4.0-5.5之间的地块,且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这主要是因为蓝莓属于需酸性土壤的植物,过高的pH值会导致植株缺铁黄化甚至死亡。同时强调了土壤疏松透气的重要性,良好的通气性有助于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二、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或矮丛蓝莓品种。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果实品质特点,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栽培目的合理搭配种植。例如高丛蓝莓适合大规模商业栽培,而矮丛蓝莓则更适宜观光采摘园建设。
三、定植密度与方式
明确了不同品种的适宜定植距离,如高丛蓝莓一般采用1.5米×2.0米的株行距,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光照通风又能便于后期管理和机械化操作。定植时应注意苗木质量,优先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一级苗,并做好修剪工作以促进新梢萌发。
四、肥水管理
提倡施用有机肥料为主,配合适量化肥,全年施肥量控制在每亩2000公斤左右。浇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在干旱季节尤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还特别提到冬季休眠期适当控水可以提高花芽分化率。
五、病虫害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措施(如合理轮作)、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以及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防控。对于常见的灰霉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建议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而对于刺吸式口器害虫,则可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进行生物防治。
六、采收与保鲜
规定了成熟度判断标准及采收时间,通常以果实颜色完全转变为深蓝色并伴有果粉脱落为最佳收获时机。采后需立即进行预冷处理,并尽快冷藏运输至加工点,整个过程尽量缩短时间间隔以减少营养损失和微生物污染风险。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