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桩)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服务要求、运营管理要求、安全要求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合肥市行政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的服务与管理,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Title: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Pil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电动汽车充电站(桩)服务与管理规范》(DB3401/T 289—2023)是合肥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的建设和运营。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选址与布局
标准中明确指出充电站应优先选择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且具备充足电力供应条件的位置。例如,第5.1条规定充电设施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域,并确保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保障公共安全。此外,第5.2条强调了在居民区附近设置充电桩时需考虑噪音污染问题,建议采用低噪声设计或采取隔音措施。
安全要求
安全始终是首要考量因素。根据第6章的规定,所有充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配备紧急断电装置。对于户外安装的充电桩,还需满足防水防尘等级IP54及以上的要求。同时,第6.3条特别提到,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应暂停使用露天充电设施,防止因雷击等原因引发事故。
充电服务
关于用户服务体验,第7章提出了具体的服务准则。第7.1条要求提供清晰醒目的标识指引系统,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空闲车位及充电接口位置。第7.2条则规定了操作流程说明应当简洁明了,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启动充电、费用计算方式等信息。另外,第7.4条鼓励运营商建立24小时客服热线,及时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
数据管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收集与分析变得尤为重要。依据第8章内容,各充电站必须建立健全的数据记录制度,准确统计每次充电的相关参数如时间、电量等,并妥善保存至少两年以上以便日后核查。同时,还应通过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实时状态更新服务,比如当前可用充电桩数量、预计等待时间等。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站(桩)服务与管理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建设到运营全过程的基本框架,而且针对细节之处也给出了详尽指导。这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上述解读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