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家书屋的运行管理要求,包括书屋建设、图书配置、日常管理、服务提供及监督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农家书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Rural Reading 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家书屋运行管理规范》(DB3402/T60—2023)是针对农家书屋日常运营与管理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以下从重要条文入手,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书屋的选址与布局。标准指出,书屋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确保服务半径覆盖尽可能多的村民。同时要求室内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并划分出图书陈列区、阅读区和活动区三大功能分区。这不仅便于读者借阅书籍,还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空间保障。
其次,在图书配备方面,规定农家书屋藏书量不得少于2000册,且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5%。所选书籍需涵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特别强调要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增加农业实用技术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读物。此外,还建议配置电子阅览设备及数字资源库链接终端,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再者,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做了明确规定。标准提出,每个书屋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并定期接受业务培训。管理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施,并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同时鼓励志愿者参与其中,共同促进书香社会建设。
最后,关于服务标准部分,明确要求开放时间每周累计不少于40小时,寒暑假期间可适当延长。对于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应提供优先接待服务。另外,还提倡通过举办读书会、讲座等形式增强互动交流,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传播知识、丰富精神生活的平台。
综上所述,《农家书屋运行管理规范》从多个维度对书屋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旨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