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泥工厂智能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架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水泥工厂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估。
Title:Guidelines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Cement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4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49—2023《水泥工厂智能化建设指南》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水泥厂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1 总体规划原则
这一部分强调了水泥厂智能化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制定智能化方案时需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近期与远期目标。例如,企业应根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等特点合理布局智能设备,确保各环节数据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6.2 数据采集与传输
该条款指出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具体而言,水泥厂需部署传感器网络对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建立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保证信息从现场设备到中央控制室的快速准确传递。此外还提到要定期校验仪表以维持测量准确性。
7.3 能耗管理
能耗管理是衡量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标准建议采用能效管理系统实现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控。通过安装电表、水表等计量装置收集能耗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节能潜力点。对于高耗能工序如熟料烧成过程,则需特别关注其热效率优化策略,比如改进窑体保温结构或调整燃料配比。
8.1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始终是工业生产中的头等大事。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必须同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这包括但不限于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施;加密敏感业务数据传输路径;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等内容。另外还需注意物理层面的安全设计,如设置门禁权限控制进入权限区域等。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及简要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要求。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