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蓝莓种植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准备、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蓝莓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ueberr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52—2023《蓝莓种植技术规程》是安徽省芜湖市发布的地方标准,为蓝莓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要求
1. 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解读: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来挑选适合的蓝莓品种。例如,在温暖湿润地区可以考虑种植兔眼蓝莓,而在寒冷地区则应选择北高丛蓝莓。同时,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所以要确保苗木健壮无病虫害。
二、园地选择与整地
1. 园地宜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pH值4.0-5.5之间的地块。
解读:蓝莓对土壤酸碱度有较高要求,过高的pH值会导致植株营养吸收不良甚至死亡。因此,在选址时一定要注意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并通过施加硫磺粉等方式调整至适宜范围。此外,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防止根系积水腐烂,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三、定植方法
1. 定植时间为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
2. 每穴栽植一株,株距1米×2米。
解读:秋冬季定植有利于新根系的形成和越冬准备;而春季定植则能避开严寒天气,提高成活率。合理的行间距不仅便于田间管理操作,还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果实发育成熟。
四、肥水管理
1.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
2. 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
解读:有机肥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并提供持续养分供给;化学肥料则可快速补充特定元素缺乏症。浇水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涝害,同时也不能让土壤过于干燥影响根系吸水功能。
五、病虫害防治
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解读: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机制非常重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另外,在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采收与储存
1. 当果皮呈现应有的颜色且手感稍软时即可采摘。
2. 新鲜果实需冷藏保存,温度保持在0℃左右。
解读:适时采收可以保证最佳风味和营养价值;低温储藏则能有效延长保鲜时间,减少损耗损失。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上述分析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