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及产地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及药材的产地加工及其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igin Processing of Bletilla stri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及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产地加工技术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和药效。DB3415/T 60-2023《白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为规范白及的产地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采收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采收的时间和方法。白及的最佳采收期应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这一时期采收既能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又能避免对植株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采收时应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注意不要损伤块茎,并且要及时处理以防止腐烂变质。
其次,在清洗与分级环节,标准要求将挖出的白及块茎立即运回加工场地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要使用流动清水彻底清除泥土、杂质等附着物。清洗后的白及需按照大小规格进行初步分级,以便后续加工。分级标准一般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白及在干燥时间和干燥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
再者,在干燥过程中的控制是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指出,白及的干燥可以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两种方式。若选择自然晾晒,则需摊薄均匀,避免阳光直射过强导致有效成分损失;若采用烘干,则温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直至含水量降至10%以下。此外,还应注意定期翻动以促进水分蒸发均匀。
最后,在包装储存方面,标准强调了对成品质量保护的重要性。干燥好的白及应密封包装,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远离潮湿环境。同时,每批产品都应附有标识,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便于追溯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DB3415/T 60-2023《白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高白及药材的质量,也有助于推动整个中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