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菇栽培中稻壳基质的制作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使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稻壳为原料制作基质进行平菇栽培的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ce Husk Substrate Preparation in Oyster Mushroom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5T 55-2023平菇栽培稻壳基质制作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平菇栽培中稻壳基质制作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到成品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平菇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原材料选择方面,标准要求所使用的稻壳必须新鲜、干燥且无霉变。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原料本身的纯净度和活性,避免因原料问题影响后续发酵过程及最终产品质量。新鲜的稻壳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能够为平菇菌丝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源;而干燥则有助于减少水分,防止微生物滋生,降低污染风险;无霉变则是对原料卫生条件的基本保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对于稻壳预处理步骤,标准指出需将稻壳粉碎至一定粒度范围内,并通过筛选去除杂质。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适当的粉碎程度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后续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群的作用发挥;同时,去除杂质能进一步提高基质纯度,保证平菇生长环境优良。此外,在混合其他辅料时也应遵循比例要求,以达到最佳配比效果。
关于发酵过程,标准强调了温度、湿度以及时间等关键参数的控制。适宜的发酵条件不仅能够有效杀灭有害病原菌,还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例如,当温度保持在50℃左右并持续7天以上时,基本可以实现彻底灭菌的目的;而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之间,则有利于保持物料湿润度,促进微生物活动。
成品质量检测部分涵盖了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分析等多个方面。其中,pH值应在6.5-7.5之间,这是大多数食用菌生长的理想范围;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30%,以确保足够的养分供给;含水量则应控制在50%-60%区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平菇的正常发育。另外,重金属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这也是衡量食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DB3415T 55-2023平菇栽培稻壳基质制作技术规范》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力求生产出高品质的平菇栽培基质,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不仅可以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