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原则、系统组成、设计要求、实施步骤及应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of Long-span Bridges on High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222-2023《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应用指南》是一项针对青海地区特殊环境条件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境内长度超过500米的公路桥梁,以及位于特殊地理环境如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管理。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强调了青海地区自然条件对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的特殊要求。
2. 监测内容与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应建立涵盖结构响应、环境作用、材料性能及运营状况四大类指标的监测体系。例如,结构响应监测需包括梁体挠度、支座反力等;环境作用则要关注温湿度变化、风速风向等。该条文旨在确保监测数据全面反映桥梁运行状态,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3.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原则
在传感器选择上,标准强调优先采用抗低温、耐紫外线辐射的产品,并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合理布置。例如,在主塔部位宜布置加速度计用于捕捉动态变形信息;在桥墩基础区域则应设置倾斜仪监控沉降情况。此规定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数据传输与存储要求
数据传输部分要求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数据连续性的同时兼顾施工便利性。对于存储环节,建议建立分布式数据库架构,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恢复性。此外,还特别指出所有原始数据至少保存10年以上,以便未来研究使用。
5. 预警机制与应急响应
标准明确提出了基于多参数综合评估的预警模型构建方法,并制定了四级预警等级(绿色、蓝色、黄色、红色)。当达到黄色及以上级别时,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巡查、临时加固措施落实等。这一体系有助于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效率。
6. 后期维护与校验周期
规定了每年不少于一次全面巡检,每三年完成一轮完整标定工作。同时强调,在极端天气过后或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情况下,应及时开展专项检查。此举能够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长期监测效果。
以上是DB63/T 2222-2023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阐释,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