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虹鳟活鱼运输的术语和定义、运输前准备、运输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运输管理及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虹鳟活鱼的运输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ve Rainbow Trout Transpor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211-2023《虹鳟活鱼运输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发布的关于虹鳟鱼活体运输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虹鳟鱼活鱼运输的术语和定义、运输前准备、运输过程要求以及运输后的处理等内容。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虹鳟鱼及其相关术语的具体含义,如“休克”、“充氧”等专业词汇,确保在执行过程中有统一的理解。
2. 运输前准备:
- 水质检测:要求对运输用水进行严格的水质检测,确保符合标准,避免因水质问题影响鱼体健康。
- 鱼体检查:运输前应对虹鳟鱼进行全面检查,排除病鱼、伤鱼及弱小个体,保证运输群体的整体质量。
3. 运输过程要求:
- 装载密度:根据水温不同设定了合理的装载密度,例如在较低水温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装载量,但需确保鱼群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减少应激反应。
- 温度控制:强调保持适宜的水温对于维持虹鳟鱼的生命活力至关重要,建议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极端气温变化。
- 氧气供给:明确规定了氧气的添加频率与方式,比如每隔一定时间需补充新鲜空气或使用增氧设备来维持水中溶解氧水平。
4. 运输后处理:
- 逐步适应环境:到达目的地后不应立即投放到目标水域中,而应该先让鱼群适应新环境一段时间,可以通过逐渐混合两处水源的方法实现。
- 观察记录:对刚释放的虹鳟鱼进行为期数天的密切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些条文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提高虹鳟鱼存活率,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在实际应用时,各环节均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