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大通鸡腿葱露地栽培的产地环境、种子质量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绿色食品大通鸡腿葱的露地栽培生产。
Title:Green Food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atong Chicken Leg Leek in Ope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070-2023绿色食品大通鸡腿葱露地栽培技术规范》是一项关于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大通鸡腿葱的种植基地应选择远离工业区和城市污染源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且土壤肥力中等偏上。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葱的生长环境无污染,有利于其健康生长。
二、种子质量
种子必须符合GB/T 18135的要求,即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超过12%。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葱苗的质量与产量,是保证绿色食品品质的基础。
三、播种育苗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温水浸泡处理,时间为4至6小时。播种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500至2000株,这样可以为葱苗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植株徒长或病害发生。
四、田间管理
在葱苗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同时,根据葱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则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促进葱头膨大。此外,还需注意灌溉排水,特别是在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符合NY/T 393的规定,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确保农产品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六、采收与贮藏
当葱叶开始枯黄,假茎变软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立即去除泥土并晾晒,然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温度控制在0℃至4℃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期,保持葱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以上是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绿色食品大通鸡腿葱生产的农户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操作,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