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临期食品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采购管理、存储管理、销售管理、标识与追溯、召回与处置及人员培训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食品经营者对临期食品的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Near-expiry F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35—2023临期食品管理规范》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临期食品的管理流程,保障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临期食品”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这一定义为后续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边界,避免了因概念模糊导致的执行偏差。
二、进货查验
标准要求经营者建立严格的进货查验制度,包括检查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食品合格证明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这有助于确保进入市场的每一批次食品都经过严格筛选,从源头上把控质量。
三、库存管理
在库存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实行分类存放,设立专门区域存放临期商品,并定期盘点。同时建议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即先生产的商品优先销售出去,以减少因时间推移而产生的风险。
四、促销活动
对于即将过期的产品,可以开展促销活动予以处理。但需注意的是,所有促销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此外,在开展此类活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比如提前告知顾客相关信息,确保其知情权得到尊重。
五、废弃物处置
当食品超过保质期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废弃物。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收集、运输、储存直至最终处置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防止污染环境或引发其他问题。
六、培训教育
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企业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遵守等方面,促使大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共同维护企业和行业的良好形象。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14/T 2935—2023临期食品管理规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评判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