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绥化地区鲜食玉米主要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要求,包括虫害种类、监测方法、防控措施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绥化地区鲜食玉米种植过程中虫害的综合防控管理。
Title: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for Major Pests of Fresh Corn in Suihua - DB2312T09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2T094-2023《绥化鲜食玉米主要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控制鲜食玉米生产中的主要虫害问题。以下将从标准中挑选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在种植前和生长期内定期开展田间调查,重点监测玉米螟、蚜虫等常见害虫的发生情况。建议采用性诱剂、黄板诱杀等物理方法作为初期监测手段,并结合气象数据预测虫害爆发趋势。例如,在气温持续高于25℃且湿度保持在70%以上时,应加强玉米螟幼虫的监控频率。
二、农业防治措施
强调合理轮作制度的重要性,避免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推荐与豆科作物或禾本科牧草轮作至少两年以上。同时,注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对于病残体要集中处理,防止成为越冬场所。
三、生物防治策略
提倡释放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昆虫来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特别是在玉米抽雄期前后,可适当增加天敌投放密度。此外,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喷洒叶片表面,能够有效杀死鳞翅目幼虫而不伤害其他有益昆虫。
四、化学药剂使用规范
当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才允许使用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优先选用低毒高效品种如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施药时间宜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开蜜蜂活动高峰时段。每次用药后需及时清洗器械并妥善处置包装废弃物。
五、收获后管理
收获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减少越冬基数。可以将秸秆粉碎还田或者制作青贮饲料,但必须确保没有活虫存在。同时建立档案记录整个生育周期内的各项管理措施执行情况,便于追溯查询。
六、培训与指导
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实际操作技能。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产品和技术服务方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以上便是DB2312T094-2023标准中关于鲜食玉米虫害防控部分的核心要点解析。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共同促进这一特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