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贵榕组培快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富贵榕的组培快繁技术操作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Ficus microcarpa by Tissue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富贵榕组培快繁技术规程》(DB3505T 5—2023)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富贵榕组培快繁的技术要求。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富贵榕:指桑科榕属植物,学名为Ficus microcarpa L.。
2. 组培快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植物快速繁殖的方法。
二、环境条件
1. 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24℃±2℃之间,湿度保持在60%-70%,光照强度为2000-3000勒克斯,光照时间12小时/天。
解读: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可以保证富贵榕细胞的正常分裂和生长,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细胞死亡,过低则影响生长速度。
三、培养基配制
1. MS基本培养基,添加6-BA 0.5mg/L,NAA 0.1mg/L,蔗糖3%。
解读:6-苄氨基嘌呤(6-BA)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激素,促进富贵榕茎尖分生组织的分裂;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有助于根系发育;蔗糖提供碳源,支持植物生长。
四、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1. 选用当年生嫩枝顶端1-2cm作为外植体。
解读:嫩枝顶端含有较多的生长点,有利于形成无菌苗,提高成活率。
五、灭菌方法
1. 外植体先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解读:酒精可初步杀灭表面微生物,升汞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真菌,多次冲洗是为了去除残留药剂,避免毒害植物组织。
六、继代培养
1. 每隔30天进行一次继代培养,每次增殖系数控制在3-4倍。
解读:合理的继代周期和增殖系数既能保证材料数量的增加,又不会因过度密集导致营养不足或污染风险上升。
七、驯化移栽
1. 当苗高达到5cm且有3-4片真叶时开始驯化移栽。
解读:此时幼苗已具备一定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提高成活率。
八、病虫害防治
1. 定期检查培养瓶内是否有污染迹象,一旦发现立即更换培养基并重新灭菌处理。
解读: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问题,防止病原体扩散,保障整个批次的成功率。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要点,遵循这些规范操作可以有效提升富贵榕组培快繁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