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京山桥米种植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行政区域内京山桥米的种植生产。
Title:Jingshan Qiaomi Rice Plan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8T 79-2023 京山桥米种植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京山桥米的种植流程。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质品种,并且种子质量需符合GB 4404.1的规定。这意味着种子的选择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农业标准,还必须经过权威机构的认可,以确保其适应性和产量潜力。
关于播种环节,标准指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例如,在京山县,最佳播种时间通常是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之后。同时,播种深度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率。
肥料施用上,标准强调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建议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追肥则需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求分次施加。比如,在分蘖期可以适当增加氮肥用量,而在抽穗结实期则应注重磷钾肥的应用。
病虫害防治部分,标准提倡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以及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方法。特别是在病害高发季节,要及时监测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就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灌溉管理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灌排系统,保证稻田能够及时得到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干旱时期,要优先保障灌溉水源充足;而在多雨季节,则要注意排水防涝工作,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
最后,在收获储存阶段,标准规定了成熟的判断标准以及收割后的处理流程。只有当稻谷达到规定的成熟度后才能开始收割,并且整个过程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收获后的稻谷还需要经过清理、干燥等一系列处理工序,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