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浆土旱田梯次深耕耕层培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白浆土分布区域的旱田耕层改良与培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quential Deep Plowing and Arable Layer Cultivation in Ustorthents Dry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36-2023白浆土旱田梯次深耕耕层培育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针对白浆土类型旱田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从耕作方式、作业深度、肥料施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改善白浆土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梯次深耕的作业深度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20-25厘米,第二层为25-30厘米,第三层为30-35厘米。这种分层作业方式能够有效打破白浆土的紧实层,促进根系下扎和水分渗透。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土壤湿度调整作业深度,确保不破坏耕层结构。
肥料施用方面,标准建议采用有机无机结合的方式。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20-30吨作为基肥,并配合使用氮磷钾复合肥400-500公斤。同时强调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合理配比,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
此外,标准还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确保各项指标维持在适宜范围内。对于出现盐碱化趋势的地块,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良。
标准特别强调了机械化作业的重要性。推荐使用带有深松功能的联合整地机具,既能提高作业效率又能保证耕作质量。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机具的正常运转状态,及时清理泥土防止堵塞。
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改善白浆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旱田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