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马铃薯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高原地区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teau Potat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77-2023高原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高原地区马铃薯种植的绿色防控技术标准。该标准从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一、病虫害预测预报
要求在每年春季播种前及生长期间定期开展病虫害监测工作。具体做法是设置固定观察点,采用目测法或工具辅助的方式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及时上报当地农业部门。当发现病虫害达到一定指标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物理防治方法
提倡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利用昆虫趋光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捕杀害虫成虫。此外还可以铺设防虫网覆盖整个田块,防止外部害虫侵入。
三、生物防治手段
鼓励施用微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来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同时推广使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替代传统化学药剂。这些生物制剂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
四、合理轮作制度
建议与非茄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过多。例如可选择玉米、小麦作为前茬作物,这样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五、精准施肥灌溉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基肥用量,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使用。灌溉时注意控制水量,防止积水引发根腐病等问题。
六、收获后处理措施
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并深翻土地,将带病残体集中销毁以防再次成为传染源。对于储藏期间可能出现的黑痣病等问题,则需保持仓库通风干燥,并定期检查商品状态。
以上就是本规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希望广大农户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高原地区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