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梅酒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管理与控制、产品贮存与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青梅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或浸泡工艺生产的青梅酒的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um Wine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7T 81—2023青梅酒加工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巴中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这项标准为青梅酒的加工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中明确了青梅酒加工的基本要求。原料选择至关重要,规定应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成熟度适中的青梅果实作为主要原料,并且要求青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10%,总酸含量应在1.5%-3.0%之间。这一规定旨在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与质量。
其次,在发酵工艺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发酵环境的控制。发酵室温度应保持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同时,发酵过程需严格监控pH值变化,一般情况下,初始pH值约为3.0左右,随着发酵进程逐渐上升至接近中性水平。这些参数的设定有助于微生物群落的稳定生长,促进酒精发酵顺利进行。
此外,关于贮存条件也有明确指示。成品青梅酒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5℃-25℃范围内。定期检查容器密封性,防止氧化变质。长期存放时还需注意定期搅拌,以保持酒体均匀。
最后,安全卫生管理也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GMP(良好生产规范)要求,所有生产设备及工具在使用前后均需彻底清洗消毒。工作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并佩戴口罩手套,确保个人卫生符合标准。此外,对于可能接触食品的所有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法规的规定。
综上所述,《DB5117T 81—2023青梅酒加工技术规程》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出厂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设计,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还兼顾了消费者健康权益。遵循此标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