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智能运维系统数据接入的技术要求、接口规范、数据格式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智能运维系统的数据接入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Data Access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Commun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7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01T 0020—202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智能运维系统数据接入规范》是南宁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数据接入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确保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第5章“数据模型”部分规定了数据模型的基本要求和分类。其中明确指出数据模型应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并且需要涵盖设备状态、性能指标、故障信息等多维度内容。例如,在设备状态数据模型中,要求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运行模式等字段;而对于性能指标,则需包含采集时间、数值范围及单位等属性。这一规定有助于实现对各类设备全面而准确的状态监控。
其次,在第6章“数据格式与编码”中强调了数据交换时所使用的JSON或XML两种主流格式。同时对于编码方式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UTF-8作为字符集编码标准,这不仅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乱码问题,还提高了跨平台兼容性。此外,还特别提到时间戳应当按照ISO 8601国际标准来表示,以确保时间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再者,关于数据接口部分(第7章),明确了RESTful API作为主要通信协议的选择,并给出了接口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性措施如HTTPS加密传输、身份认证机制OAuth2.0等。另外还提出要支持异步处理机制以应对大规模并发请求场景下的高效响应能力。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在第8章“数据质量控制”里设定了严格的质量评估准则。比如规定了数据完整性检查规则,即所有必填项都必须完整无缺;还有及时性检测标准,要求延迟不得超过设定阈值;以及准确性验证流程,通过对比历史记录等方式确认新录入数据是否合理可信。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智能运维系统数据接入规范》通过对数据模型、格式编码、接口设计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作出详尽规定,为构建高效稳定的智能运维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条文体现了标准化工作对于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