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核桃果实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原则、防治策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鲜食核桃果实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Fresh Eating Walnut Fr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3T357-2023鲜食核桃果实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秦皇岛市为规范鲜食核桃果实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鲜食核桃果实病虫害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综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深入解析其核心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鲜食核桃”、“病虫害”等专业术语,确保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因概念模糊产生歧义。例如,“鲜食核桃”指用于直接食用的新鲜核桃果实,而“病虫害”则涵盖了所有可能影响核桃果实品质与产量的生物因素。这一部分为后续具体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病虫害识别
根据标准要求,种植户需掌握常见病虫害的症状表现。如炭疽病会导致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凹陷斑点;蚜虫侵害后叶片卷曲变形且分泌蜜露。通过定期巡查果园并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可以尽早发现潜在威胁。此外,还应结合气象条件分析发病规律,比如高温高湿环境更易诱发真菌性病害。
三、农业防治措施
首先强调合理布局种植结构,避免连作加重土传疾病传播风险;其次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增强树体抗逆能力;最后建议采用生草栽培模式,在行间种植适宜牧草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还能促进生态平衡发展。
四、物理机械防治手段
包括设置诱捕器捕捉成虫、人工摘除受害果枝以及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叶面污垢等方式。特别是在果实采收前一个月内,可适当增加人工干预频率,防止后期感染。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物理操作都必须谨慎小心,以免损伤健康组织或造成二次污染。
五、生物制剂应用
鼓励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生物农药代替传统化学药剂。例如,对于由细菌引起的软腐病可用枯草芽孢杆菌喷雾处理;针对红蜘蛛则推荐使用印楝素悬浮剂进行控制。同时提醒使用者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配置浓度比例,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耐药性。
六、化学防控策略
当其他非化学方法难以奏效时才考虑动用化学手段。选择合适的时机施药至关重要,一般应在晴朗无风天气条件下进行,并避开开花授粉期以免影响坐果率。另外,不同种类的杀虫杀菌剂应间隔一定时间交替使用,避免单一成分长期积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七、监测评估体系
建立完善的田间监测网络,定期采集样本送检分析。一旦确认发生大规模爆发趋势,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统防统治行动。此外,还需持续跟踪观察效果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调整方案直至完全解决问题为止。
八、培训宣传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普及相关知识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同时借助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先进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九、档案管理制度
要求各参与单位建立健全完整的档案资料库,详细记载历年来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及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这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DB1303T357-2023鲜食核桃果实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全面覆盖了鲜食核桃果实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希望广大从业者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精髓所在,切实落实到位,从而保障鲜食核桃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