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传佛教活动场所集中供餐的基本要求、场所与设施、人员管理、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厨废弃物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藏传佛教活动场所的集中供餐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entralized Catering in Tibetan Buddhist Activity Venu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73-2023 藏传佛教活动场所集中供餐管理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藏传佛教活动场所集中供餐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供餐环境、食品采购、加工制作到卫生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障参与人员的饮食安全与健康。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环境与设施要求
标准指出,集中供餐场所应当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要远离污染源至少25米以上。同时要求厨房区域划分明确,包括粗加工区、烹饪区、清洗消毒区等,并且每个区域之间应有物理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此外还强调了供水系统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水源清洁无害。
食品采购与储存
在食品采购方面,规定所有原材料必须来源于合法渠道,并附带相关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对于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物原料如肉类、鱼类等需低温保存,在运输过程中也应使用冷藏车或保温箱来维持适当温度。储存时则要求分类存放,避免混放造成混淆误用。
加工制作过程控制
加工制作环节中特别提到,操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个人卫生检查,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并佩戴口罩。处理不同种类食材时需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不得混用。特别是在制作即食食品时,要保证全程处于低温环境下进行快速冷却直至冷藏保存。
卫生管理与监督
为了保证整个供餐流程的安全性,标准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这包括定期对员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落实每日自查制度以及接受相关部门不定期抽查验收等内容。一旦发现存在潜在风险点,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直至完全消除隐患为止。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5133T 73-2023》不仅涵盖了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日常供餐所需考虑的所有重要因素,而且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这对于维护宗教活动顺利开展以及保护参与者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