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麻初加工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采收、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麻的初加工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imary Processing of Tianma (Gastrodia e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98-2023 天麻初加工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天麻初加工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天麻的采收、清洗、蒸制、烘干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时间
标准规定天麻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之间。这一时间段内,天麻的药效成分含量较高,品质最佳。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天麻的质量。
清洗方法
在清洗过程中,要求使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天麻表面的泥土和杂质,避免用力搓揉导致天麻表皮破损。破损的天麻不仅会影响外观,还可能引起微生物感染,降低产品质量。
蒸制工艺
天麻蒸制的时间应控制在20至30分钟之间,具体时间需根据天麻的大小调整。蒸制的主要目的是软化天麻组织,便于后续加工,并能有效杀灭附着在天麻上的细菌和酶活性。蒸制完成后,天麻的颜色会由浅黄变为深黄,这是正常现象。
烘干条件
烘干时温度应控制在60℃左右,湿度保持在50%以下。过高温度会导致天麻内部水分流失过快,影响其营养成分;湿度过高则容易滋生霉菌。烘干过程应分阶段进行,初期采用较低温度快速脱水,后期逐步提高温度以确保天麻完全干燥。
以上是《DB50/T 1498-2023 天麻初加工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及解读,希望对从事天麻种植与加工的企业和个人有所帮助。严格遵守这些技术规范,可以保证天麻产品的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