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丹参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准备、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苗标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丹参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lvia miltiorrhiza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92-2023《丹参育苗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丹参的育苗环境条件、育苗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内容,适用于丹参的规模化育苗生产。
其中重要条文包括:
1. 育苗环境要求: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pH值以6.5-7.5为宜,前茬作物不宜种植茄科类植物。这一条文强调了适宜的土壤条件对丹参育苗的重要性,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有助于丹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2.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深度1-1.5厘米,覆土厚度0.5-1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5克,行距20-25厘米。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前要遮阴处理。此条文明确了播种的具体操作细节,确保种子能够顺利萌发。
3. 田间管理: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适当间苗,保持株距8-10厘米。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每次追肥量不宜过多,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适时灌溉,避免积水。这一部分详细说明了在丹参生长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4. 病虫害防治:主要预防立枯病、猝倒病以及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喷雾防治,虫害发生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进行喷洒。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同时注意用药安全。
5. 采收标准:一般在育苗后60-90天即可移栽大田,此时幼苗高度达到10-15厘米,具有3-4片真叶。过早或过晚移栽都会影响最终产量和品质。明确了最佳移栽时间,有助于保证后续栽培的成功率。
以上内容概括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丹参育苗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育苗质量,为后续的大田种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