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工地平台信息共享交换的数据要求、数据结构、数据接口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工地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
Title:Data Sharing and Exchange Standard for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150-2023《智慧工地平台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标准》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智慧工地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智慧工地中各类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进行了系统性规定,确保了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以下将重点解读几个关键条款。
首先是数据分类与编码部分。标准明确要求将智慧工地涉及的数据分为工程管理类、安全管理类、环境监测类等五大类别,并为每类数据分配唯一编码。例如,工程进度管理类数据编码以“GC”开头,环境监测类则以“HJ”打头。这种统一编码方式有助于快速定位特定类型的数据,提高数据检索效率。
其次是数据接口要求。标准指出智慧工地平台应具备开放的数据接口,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HTTP、MQTT等。同时强调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要求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与保密性。这对于保护敏感信息免受非法访问至关重要。
再者是数据格式规范。标准规定了JSON、XML等多种常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并给出了详细的字段定义示例。比如,在人员信息表中必须包含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础字段,还建议增加岗位资质等扩展字段。这样的规范化处理有利于促进跨平台的数据兼容。
最后是数据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具体措施包括设置数据校验规则、建立定期审核机制以及实施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减少错误数据流入系统,提升整体数据质量。
以上就是DB22/T 5150-2023标准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智慧工地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