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渔光互补池塘养殖系统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设计原则、光伏组件布置、养殖设施配置、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池塘养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Photovoltaic-Fishery Complementary Pond Aquaculture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DSF 0008-2024渔光互补池塘养殖系统建设规范》是指导渔光互补池塘养殖系统科学规划与高效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水体溶氧控制技术”为例,深入解析该标准新旧版本的变化及其实际应用。
在TGDSF 0008-2019版中,对于水体溶氧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保持一定范围内的溶解氧水平,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而在TGDSF 0008-2024版中,则进一步细化了溶氧控制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选型,明确了采用增氧机、微孔曝气等设施时的具体参数要求。
例如,在新标准中规定,当池塘面积超过5亩时,每亩应配备功率不低于0.75kW的增氧机;同时提倡使用微孔管道式底部增氧系统,其铺设密度不得低于3米/平方米。此外,还强调了溶氧监测的重要性,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确保溶氧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
这种变化反映了从经验型管理向精细化操作的转变。通过落实这些具体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池塘内水体的溶氧水平,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减少病害发生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养殖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增氧设备组合方案,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要结合气象预报和养殖品种需求调整增氧策略,比如在高温季节增加夜间增氧频率,避免因缺氧导致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