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物人工辐射源的光谱参数要求、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使用人工辐射源进行植物栽培、育种及相关研究的领域。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pectral Parameters of Artificial Radiation Sources fo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ZFAA 01-2024《植物人工辐射源光谱参数规范》在植物照明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该标准中新增的一项关键内容——“光谱峰值波长范围”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此项指标的要求更为细化和科学。
在旧版标准中,“光谱峰值波长范围”仅笼统规定了适宜植物生长的基本区间,但并未提供详细的测试方法及评估准则。而在TSZFAA 01-2024中,这一部分不仅明确了峰值波长应在400至700纳米之间,还特别强调了峰值波长应集中在红光(600-700nm)和蓝光(400-500nm)区域,并且对这两个主要波段的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蓝光占比不低于总光谱能量的20%,红光占比不低于30%。
为了正确应用这项规定,首先需要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来测量光源的光谱分布。推荐使用积分球式光谱仪,这种设备能够准确捕捉到光源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能量分布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确保被测光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且避免任何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干扰,比如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
其次,在数据分析阶段,要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蓝光与红光各自所占比例,并与标准中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发现实际值偏离了规定的范围,则需要调整光源的设计方案,比如改变LED芯片的选择或者优化光学结构设计,直至满足标准要求为止。
最后,在完成所有必要的改进措施之后,还需要再次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最终产品符合TSZFAA 01-2024的规定。通过这样严谨细致的过程,可以有效保证植物人工辐射源的质量水平,促进其在农业种植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