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蝉人工养殖的场地选择、种源获取、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金蝉的人工养殖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Cicada (Cryptotympana atr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295-2023 金蝉人工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金蝉的人工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设施建设
1. 选址要求: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方。周围环境需保持安静,避免强光直射和风害影响。
解读:合理的选址是成功养殖的基础。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及产品质量,同时安静的环境有利于金蝉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种源选择与管理
2. 种源选择: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野生金蝉作为种源,确保其遗传特性优良。
解读:优质的种源直接关系到后续养殖的成功与否。健康的种源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几率,并保证后代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
三、饲养管理
3.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量不超过50只。
解读:适当的饲养密度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因过度拥挤而导致的竞争压力过大,影响个体成长。
四、病虫害防治
4. 综合防治措施: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生物制剂以及合理轮作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控。
解读:单一的防治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通过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保障养殖安全。
五、收获与加工
5. 收获时间:当金蝉羽化后即可采收。
6. 加工工艺:先清洗干净,然后低温烘干或冷冻保存。
解读:及时收获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鲜度,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正确的加工工艺则能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保质期。
以上就是对《DB3713/T 295-2023 金蝉人工养殖技术规程》中一些重点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