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露天非金属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修复流程、技术要求及验收评估。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露天非金属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pen-pit Non-metallic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11T 29-2023露天非金属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露天非金属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确保各方在沟通中理解一致。
其次,“基本要求”章节强调了矿山企业应当承担的主体责任,包括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同时,要求企业在开采前就做好环境影响评估,预测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再者,“治理措施”部分具体规定了不同阶段应采取的技术手段。例如,在矿石开采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对于已经受到损害的土地,则需要通过客土回填、施肥灌溉等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此外,还提倡采用本地树种进行绿化,以提高成活率和适应性。
另外,“监测与验收”条款指出,整个修复过程需要持续监控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如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并且在项目完成后由专业机构进行全面验收,只有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最后,“管理与维护”强调了长期跟踪的重要性。即使项目结束,也必须定期检查设施运行状况及生态环境恢复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成果持久稳定。
以上是对《DB4211T 29-2023露天非金属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技术规程》中重要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有助于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