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通用卫生要求,包括场所与设施、设备与工器具、人员卫生、过程控制、检验与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活动。
Title:Hygiene Specification for Small Food Production Workshops - Part 2: Gener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253.2—2023《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 第2部分:通用卫生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食品小作坊的生产环境、人员管理、原料控制、生产过程以及成品储存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标准明确规定了食品小作坊的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如垃圾场、污水池等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地方。同时,生产区域需合理布局,确保各功能区划分明确,避免交叉污染。例如,原料处理区、生产加工区和成品存放区应分隔开来,并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一规定有助于防止不同环节之间的污染传递,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设施设备
关于设施设备的要求,标准强调所有接触食品的工具、容器及设备必须采用无毒、无害且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制成。此外,还要求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对于直接接触食品表面的设备,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清洁措施,以减少微生物滋生的风险。
人员健康管理
在人员健康管理方面,标准指出从事食品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接受岗前培训。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勤洗手等。当出现皮肤伤口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时,相关人员不得参与食品加工活动直至治愈。这不仅保护了从业人员自身的健康,也有效降低了病原体通过食品传播给消费者的几率。
原料采购与验收
标准还特别注重原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小作坊建立严格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资质审核、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检查等内容。只有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原料才能被用于生产。此举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可靠,同时也便于追溯问题源头。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标准提倡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对于易腐烂变质的产品,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确保在整个供应链中维持适宜的冷链条件。另外,在生产期间应当密切监控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必要时停止生产并查找原因。
成品贮存与运输
最后,在成品贮存与运输阶段,标准建议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和运输工具。冷冻冷藏类食品需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而干燥类食品则要注意防潮防晒。此外,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也要小心谨慎,避免造成破损或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 第2部分:通用卫生规范》(DB15/T 3253.2—2023)为规范我区食品小作坊经营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要求,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还能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