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岭东南地区大豆宽垄高台机械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耕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岭东南地区大豆的宽垄高台机械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Cultivation of Soybean on Wide Beds and High Ridges in the Southeast of Daxing'an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兴安岭岭东南地区的大豆宽垄高台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B15/T 3246—2023于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这一规程为该区域的大豆种植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播种环节,规程明确规定了播种时间为每年的5月上旬至中旬。这一时间的选择是基于当地的气候条件,确保种子能够获得足够的热量来发芽生长。同时,要求播种深度保持在3-5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又能避免因过深导致出苗困难。
其次,关于种植密度,规程建议每公顷播种量应在75-90公斤之间。这样的密度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也能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健康生长。此外,行距设定为70厘米,这不仅有利于机械作业,还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再者,肥料施用方面,规程强调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即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配比氮磷钾等养分比例。一般而言,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占30%。具体到数值上,每公顷可施用有机肥20-30吨作为基肥,并结合实际情况适量添加化肥。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还能有效防止过度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最后,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规程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田块情况,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需密切观察植株长势,一旦发现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确保最终产量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岭东南大豆宽垄高台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B15/T 3246—2023从播种时间、种植密度、肥料施用以及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对于推动当地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