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母婴室的建设原则、选址要求、设施配置、标识设置以及管理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公共场所母婴室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Mother and Baby 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94-2020 母婴室建设与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母婴室的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标准,旨在为公共场所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母婴设施。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公共场所母婴室的建设与管理。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商场、车站还是医院等场所,只要涉及母婴室的设置,都应遵循此标准。
二、基本要求
1. 母婴室应当独立设置,并具备明显的标识指引。
解读:确保母婴室的位置明确且容易找到,避免母亲和婴儿在寻找过程中耗费过多精力。标识需清晰醒目,最好采用国际通用的母乳喂养符号。
2. 母婴室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
解读:考虑到哺乳期妇女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以及婴儿活动的需求,规定最小面积有助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三、设施配置
1. 应配备座椅、婴儿护理台、垃圾桶等基础设备。
解读:这些设施是日常使用中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组成部分。座椅供母亲休息,护理台方便更换尿布或喂食,垃圾桶则用于处理废弃物。
2. 推荐安装电源插座以供电子设备充电。
解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妈妈可能需要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来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或者获取育儿信息。因此,在母婴室内设置电源插座非常有必要。
四、卫生条件
1. 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解读:良好的卫生状况对于保护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定期清理不仅包括表面擦拭,还应该注重深层清洁,并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五、安全管理
1. 确保门锁完好无损,防止意外发生。
解读:门锁作为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一旦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六、人员培训
1. 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解读:通过专业培训可以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操作各项设施,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以上就是对DB33/T 2294-2020中部分内容所做的详细分析。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个人都能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