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口鱼人工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马口鱼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Culture of Rhinogobi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242─2023 马口鱼人工养殖技术规范》是浙江省丽水市发布的关于马口鱼人工养殖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马口鱼的人工养殖环境、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规范养殖过程,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环境条件方面,标准要求养殖水域的水质应符合GB/T 11607的规定,pH值保持在6.5-8.5之间,溶解氧不低于5mg/L。这主要是因为马口鱼适宜生活在弱酸性至中性的水环境中,过高的pH值会导致鱼类生理功能紊乱,而低溶解氧会影响其正常呼吸。
关于繁殖部分,标准指出亲鱼的选择应以体长10cm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为标准,并且雌雄比例控制在1:1-1:1.5之间。繁殖季节一般选在春季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进行,采用自然产卵或人工授精的方式均可。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亲鱼的质量和繁殖成功率。
苗种培育阶段,标准强调了饲料投喂的重要性,要求初期以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为主,随着幼鱼生长逐步过渡到配合饲料。同时,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因水质恶化引发疾病。合理的饲料结构和良好的水质管理是确保苗种健康生长的关键。
成鱼养殖期间,标准建议采用网箱养殖模式,网箱面积不宜过大,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不超过50尾。定期巡塘观察鱼群状态,及时清除残饵和粪便,预防水质污染。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几率,提升养殖效益。
对于病害防治,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日常管理来降低疾病风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隔离病鱼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此举既保护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也维护了生态平衡。
总之,《DB3311T 242─2023 马口鱼人工养殖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为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遵循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实现马口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