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桑大棚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果桑的大棚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elter Cultivation of Fruit Mulberry DB3311/T 24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245─2023果桑大棚栽培技术规程》是浙江省丽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果桑在大棚内的栽培技术,提高果桑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且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浙农1号”、“嘉6号”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质品种。这是因为这些品种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大棚环境下的温湿度变化,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从而保障果桑的健康生长。
其次,关于建棚要求,标准强调了大棚建设的重要性。大棚的高度建议保持在3米左右,宽度则以8-12米为宜。这样的高度和宽度既能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又便于操作管理。同时,大棚的覆盖材料应选用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的聚碳酸酯板或玻璃材质,确保冬季能维持适宜的温度,夏季又能有效遮阳降温。
在栽培管理上,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与灌溉方案。基肥施用时,每亩需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并配合适量磷钾肥。追肥则根据果桑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分次进行,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则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利于果实发育。灌溉方面,采用滴灌系统最为理想,既节约用水又可避免土壤板结。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以免影响授粉受精过程。
病虫害防治也是标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合理修剪枝条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利用黄板诱杀害虫成虫;必要时才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田间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其蔓延扩散。
最后,在采收环节,标准规定当果桑果实达到应有的色泽和风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最好选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果实破损率。采摘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植株。采收后的果实应及时分级包装并冷藏保鲜,以延长货架期。
综上所述,《DB3311T 245─2023果桑大棚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采收全过程都给出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对于提升果桑大棚栽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遵循这一标准,不仅可以实现果桑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而且有助于推动果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