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镇(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的建设原则、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运行管理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乡镇(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Fire Safety Service Center in Townships (Streets) DB3211/T 106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乡镇(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设规范》(DB3211/T 1066-2023)是江苏省针对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组织架构、硬件设施、信息系统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对乡镇街道的智慧消防服务中心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标准第4.1条指出,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应设置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五人。其中,主任需具备五年以上消防工作经验,副主任至少有一名拥有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此外,中心还应根据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合理增配巡查员和技术支持人员。
解读:这一规定强调了管理层的专业性和团队规模的重要性。主任作为核心决策者,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来应对复杂情况;而专业技术人员则保证了技术指导和服务质量。同时,随着区域差异调整人员数量体现了灵活性原则。
二、硬件设施建设
第5.2条规定了监控室的基本配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系统、火灾报警主机、应急广播设备等,并要求所有设备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保持完好有效状态。另外,还需设立独立的档案室用于存放各类消防资料。
解读:良好的硬件基础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前提条件。通过完善的监控体系可以实时掌握辖区动态,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档案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它不仅便于追溯历史记录,还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按照第6.3条的要求,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应当建立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需涵盖消防设施状态监测、重点单位管理、灭火救援预案等功能模块,并能够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解读: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更精准地识别风险点,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跨部门协作也有助于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四、日常巡查与应急响应
标准第7.1条明确了每日巡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灭火器材是否可用等项目。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到位,并协助消防队开展扑救行动。
解读:常态化巡查有助于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免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应急预案则是确保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的关键环节,只有平时演练充分才能临危不乱。
五、培训与考核机制
最后,在第8.2条中提到,中心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全员业务培训,并定期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对于表现优异者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则要严肃处理。
解读:持续学习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既能保证队伍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综上所述,《乡镇(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设规范》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对于构建现代化的基层消防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断探索创新方法,努力打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