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路口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通信协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网联路口的设计、建设和评估。
Title:Intelligent Connected Intersection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智能网联路口 第1部分:总体要求》(DB3205T 1095.1-2023)是江苏省苏州市发布的关于智能网联路口建设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为智能网联路口的设计、施工、验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推动了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
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包括:
1. 范围:规定了智能网联路口的定义和适用范围。智能网联路口是指通过通信技术、感知技术和计算技术等手段实现车路协同、信息交互和智能决策的路口。标准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智能网联路口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编制本标准所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文件为智能网联路口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确保了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术语和定义:对智能网联路口的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智能网联路口”、“车路协同”、“信息交互”等术语的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歧义。
4. 总体要求:提出了智能网联路口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要求系统设计应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满足当前需求并兼顾未来发展。
5. 功能要求:明确了智能网联路口应具备的功能模块。包括交通信号控制、车辆监测、行人检测、环境感知、数据采集与传输等功能。每个功能模块都有具体的技术指标要求,如响应时间、精度等级等。
6. 技术要求:对智能网联路口各组成部分的技术参数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传感器设备的安装位置、角度及覆盖范围;通信网络的带宽、时延和可靠性;计算平台的处理能力等。这些技术要求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7. 安全要求:强调了智能网联路口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加密存储、权限管理等内容。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演练。
8. 验收要求:制定了智能网联路口竣工验收的标准和流程。验收内容涵盖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等多个方面。要求所有项目均需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经过严格的测试验证。
9. 运维要求:给出了智能网联路口日常维护管理的具体指南。包括定期巡检、故障排查、软件更新等操作规程。要求建立健全运维档案,记录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
总之,《智能网联路口 第1部分:总体要求》(DB3205T 1095.1-2023)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智能网联路口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