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本斤柿生产的产地环境、苗木选择与培育、园地规划与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日本斤柿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Japanese Pound Persimm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6T 054-2023《日本斤柿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日本斤柿栽培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日本斤柿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规定,包括产地环境、苗木繁育、建园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
在产地环境方面,规程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沃、pH值在5.5-7.5之间的地块作为种植地。同时强调要远离工业污染源和生活废弃物堆放点,确保空气清新,水质纯净。
对于苗木繁育,规程指出应采用嫁接繁殖方式,选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砧木。砧穗结合紧密,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苗木高度需达到80厘米以上,茎粗不低于0.8厘米,具有3-5个分枝。
建园时要合理规划栽植密度,通常株行距为4米×5米或5米×6米。定植前要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定植后要及时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墒。
在土肥水管理上,规程建议每年秋季结合深翻扩穴施入腐熟有机肥,每株不少于50公斤。生长期根据树势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尤其在果实膨大期要加强肥水供应。同时要重视土壤改良,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防止积水。
整形修剪是保证树体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规程推荐采用自然开心形或主干疏层形树冠结构。冬季修剪以疏枝为主,适当短截,去除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夏季修剪则注重摘心、抹芽、拉枝等操作,控制旺长,促进花芽分化。
花果管理方面,要适时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一般情况下,留果量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保留50-70个果实为宜。果实套袋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侵染,改善外观品质。采收前一个月停止使用任何农药化肥,确保果品安全。
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规程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检查果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基数。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障碍。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安全间隔期内完成喷洒作业。
总之,DB4116T 054-2023《日本斤柿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日本斤柿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各生产单位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组织生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