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江黑猪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环境控制、营养需求、健康管理和培育目标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江黑猪后备母猪的标准化饲养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Replacement Gilts of Neijiang Black Pigs - Part 4: Replacement Gil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江黑猪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猪种,其种猪的科学饲养对提升养殖效益至关重要。DB 5110T 56.4—2023《内江黑猪种猪饲养技术规程 第4部分:后备母猪》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并进行详细解读。
后备母猪的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基础。标准中规定,后备母猪应具备良好的生长发育状况,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健康无疾病。选择时要特别注意母猪的生殖器官发育情况,确保其有良好的繁殖潜力。此外,后备母猪的年龄应在7-8月龄左右,体重控制在90-110kg之间,这样的体重范围有助于母猪后期的繁殖性能发挥。
饲料营养是影响后备母猪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标准指出,后备母猪的日粮应根据其生长阶段调整营养配比,前期以高蛋白、高能量为主,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后期则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例,为未来的繁殖做好准备。同时,饲料中还应添加适量的纤维素,帮助母猪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
后备母猪的运动和环境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标准建议每天保证母猪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饲养场地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避免细菌滋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后备母猪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监控并及时调整。
通过遵循这些条文,可以有效提高后备母猪的成活率和繁殖能力,为内江黑猪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