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河舒豆腐的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特色、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所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河舒豆腐。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HeShu Tofu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河舒豆腐生产技术规范》(DB 5113T 40-2023)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河舒豆腐的生产技术。这项标准对于保护和传承河舒豆腐的传统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中明确指出河舒豆腐的原料必须选用本地出产的大豆,这是保证河舒豆腐独特风味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豆应新鲜、无霉变、无虫蛀,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水分含量不超过13%。这一规定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的质量,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其次,在加工工艺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从选料到成品的全过程。例如,浸泡大豆的时间应控制在10至12小时之间,水温保持在18至22摄氏度,这样可以充分吸水而不破坏豆皮结构;磨浆时豆浆浓度宜为7%-9%,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后续凝固效果。这些具体参数的设定有助于标准化生产流程,提高出品率。
再者,关于水质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生产用水需符合GB 5749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且pH值应在6.5-8.5范围内。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豆腐的口感与安全性,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卫生条件的重要性。生产车间应当保持清洁整齐,定期消毒;操作人员要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勤洗手消毒;包装材料也必须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最后,该标准还对产品的贮存环境作出了明确规定:温度应维持在0-10℃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5%,并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存放。这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减少损耗。
总之,《地理标志产品 河舒豆腐生产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指标设定,为河舒豆腐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