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凉山猪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设备与材料、精液品质检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凉山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Liangshan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4T 39-2023《凉山猪人工授精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凉山猪的人工授精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采精与精液品质检查
1. 采精频率:规定每次采精间隔为5至7天,以确保公猪有足够的恢复时间。频繁采精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2. 精液品质检查:要求对采集的精液立即进行外观检查(如颜色、气味)、密度测定和活力评估。只有符合标准的精液才能用于稀释或直接使用。
二、精液稀释与保存
1. 稀释液选择:推荐使用经过验证有效的稀释液配方,并在使用前进行无菌检测。不同批次稀释液需标明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2. 温度控制:稀释后的精液应保持在15-17℃条件下保存,避免剧烈温度变化影响精子存活率。
三、输精操作
1. 输精管插入深度:根据母猪体型调整输精管插入深度,一般为15-20厘米,确保精液能够顺利到达子宫颈部位。
2. 输注量与速度:单次输注量建议为20-30毫升,控制滴速在每分钟约2毫升左右,防止过快引起不适反应。
四、卫生管理
1. 工具消毒:所有接触精液的器具必须彻底清洗并高温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2. 环境清洁:操作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
五、记录与档案建立
1. 每次操作均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猪编号、母猪信息、采精时间、精液品质等。
2. 建立完整的档案系统便于追溯查询,同时为后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内容为核心条款解析,遵循该标准可有效提高凉山猪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促进当地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