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凉山半细毛羊种羊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疫病防控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凉山半细毛羊种羊的培育与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Breeding of Liangshan Semi-Fine Wool Sheep Breeding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4T 33-2023《凉山半细毛羊种羊培育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规范和指导凉山半细毛羊种羊的培育工作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种羊的选择、饲养管理、繁殖技术以及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提升凉山半细毛羊品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羊选择
- 标准规定种羊应具备优良的遗传特性,如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羊毛品质高等特点。同时强调种羊需健康无疾病,体格健壮,结构匀称。
- 在年龄上,通常选择2至4岁的成年羊作为种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羊只生理机能成熟,繁殖能力强。
2. 饲养管理
- 饲料配比是影响种羊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建议精料与粗料的比例为1:3至1:4,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
- 定期清洁圈舍,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潮湿导致的疾病发生。此外,还需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3. 繁殖技术
- 繁殖季节一般选在每年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母羊怀孕及胎儿发育。公羊与母羊的比例控制在1:25左右较为理想。
- 对于初次生产的母羊,应提前做好接羔准备,包括搭建温暖舒适的产房,并由专业人员指导助产。
4. 疫病防控
- 实施严格的免疫程序,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 定期驱虫,采用高效低毒的药物进行内外寄生虫防治,保证种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5. 记录档案
- 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记录每只种羊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父母信息等),便于后续跟踪管理和选育决策。
- 记录每次繁殖活动的结果,包括配种时间、妊娠天数、分娩情况等数据,有助于分析种羊的繁殖能力并优化管理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凉山半细毛羊种羊的质量和数量,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这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