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凉山猪的品种特性、选育要求、繁育技术及养殖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凉山猪的品种保护、繁育和规模化养殖。
Title:Liangshan Pig (Br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凉山猪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有的地方优良猪种,为保护和规范这一珍贵资源,DB5134/T 30—2023《凉山猪》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特征、饲养管理到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为凉山猪的科学养殖与市场推广提供了依据。
在品种特征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凉山猪的外貌特点:体型中等偏小,被毛以黑色为主,带有白斑或白带,头部较窄长,嘴筒稍翘,耳薄下垂且向前倾。这些特征不仅是凉山猪区别于其他品种的重要标志,也是其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结果。例如,黑毛有助于抵御高原地区的紫外线辐射,而体型适中则便于在山区活动觅食。
饲养管理部分强调了生态放牧的重要性。凉山猪适宜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环境中生长,标准建议采用半舍饲半放牧的方式,确保猪群能够摄取足够的天然饲料如青草、树叶及野生果实。同时,还对饲料配方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8%,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4%-16%之间,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标准设定了严格的指标体系。包括活体体重范围、胴体瘦肉率以及脂肪厚度等关键参数。其中,成年母猪体重应在90-120公斤之间,公猪则控制在110-150公斤范围内;胴体瘦肉率不得低于55%,背膘厚度不超过3厘米。此外,还特别提到猪肉的感官品质,要求肌肉色泽鲜红有光泽,脂肪洁白细腻,具有浓郁的肉香且无异味。
总之,DB5134/T 30—2023《凉山猪》标准通过对品种特性、饲养方式及产品质量的全面规范,旨在推动凉山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这一珍贵的地方猪种资源,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的肉类选择。